浅谈如何有效减少基层交警路面执法信访投诉
近年来,交警路面执法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据统计,去年我大队群众信访投诉达**多起,而其中有**%的信访投诉涉及基层交警路面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事关警民关系和谐、事关公安形象。
一、基层交警路面执法中易引发信访投诉的问题
一是执法主体不合法。目前,*大队共有民警***人、辅警***人,在路面执勤执法过程中尤其是查纠车辆乱停乱放等非现场执法中,实习民警以及辅警单独出警、执法或调查取证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是基层中队的“执法骨干”。在执法过程中这些不合法的执法主体作出处罚决定、调查取证的行为必然属于非法。比如:有市民投诉称,在查纠车辆乱停乱放过程中,经常发现辅警单独在路边拍照取证、开违停告知单。
二是执法水平有高低。一些路面执法的交警业务知识掌握不全面,查处违法行为时容易出现固定证据不全、认定违法行为定性不准、适用法律条文错误、制作法律文书不规范等问题,甚至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哑口无言、束手无策。还有相当一部分交警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重处罚轻教育,对轻微违法行为也一律罚款处理,忽视了对当事人的宣传教育,引起群众不满,诱发社会矛盾。
三是执法行为不严谨。执法时不使用规范用语,执法方式过于简单,执法态度不妥当。比如:个别交警在执勤过程中对待群众神情冷淡,耍特权,以管人者自居;执勤语气生硬,粗俗无理;行为举止不文明,交通指挥不规范;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部分交警工作方式方法欠妥,对待群众不耐烦,说服、解释工作不到位,对当事人提出的质疑不能够及时解答等。
四是执法公信力不高。执法过程中对待同一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心情好与不好不一样、生人和熟人不一样、本地和外地不一样,党政机关或强势部门的“特权车”和普通车不一样,对违法行为随意变通降格处理,甚至利用执法权力“吃拿卡要”,不仅对交通违法行为没有起到应有的警示教育效果,反而严重损害了法律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当前交警路面执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执法环境复杂。随着交警部门处罚面不断扩大和处罚力度的不断增加,群众对交警的意见也不可避免地增大。加之少数群众对交警的执法工作吹毛求疵,假借交警态度差、用语不文明而无理取闹,故意妨碍和干扰交警的正常执法。如果现场执法过程中不能通过正面说服和教育引导那些情绪激动的群众,极易产生社会矛盾,损害警民之间的关系。
二是服务对象面广。交警是与群众接触最多、打交道最频繁的警种,兼有处罚交通违法、维护交通安全、保障畅通有序、车驾业务办理等多种职责,集管理、执法与服务为一体,扮演着执法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一旦角色转换不好,则可能会在执法与服务方面引起群众不满和反感,影响公安机关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必然会造成信访投诉案件大幅增多。
三是群众意识增强。如今不少群众采取信访、投诉、发帖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愿,并通过多方渠道了解交警执法的相关政策以及办事程序等内容,这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给交警执法增加了难度。一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出现处理不公正、办事不及时、解释不到位等,人们便会通过网站、论坛等方式将其发布和传播,进一步放大了负面影响。
四是矛盾心理强烈。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公众既希望交警严查严管严惩各种交通违法行为,但如果涉及到自身利益、个人利益时又要求交警执法要从人性化角度予以理解和照顾,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情况下对待相同问题的态度存在互相矛盾的心理,往往让民警左右为难,也给新时期基层交警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角色定位增加了新的难题。
三、减少交警因路面执法引发信访投诉的对策措施
抓牢做实信访投诉工作,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交警因路面执法引发的各类信访投诉,既能拉近基层交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又能树立公安交警在社会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服务意识。一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组织全体民警深入开展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和群众路线教育,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以热情、文明、友好的工作态度,回应人民新期待,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二是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全体民警要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正确处理“大事、小事”之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小事对普通群众朋友来说也是大事、难事,所以同样不可忽视小事的处理,同样要放在重要的位置。要通过解决发生在群众身上的小事、难事,来向群众传达交警队伍的温暖;三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求对群众咨询业务、来人来访,要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同时要求车管窗口、违法处理窗口、事故处理窗口、信访窗口的民警及工作人员在受理各项业务过程中,实现了服务受理“零推脱”、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要求“零积压”、服务程序“零差错”、服务效果“零投诉”。
二要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要始终坚持规范执法和热情服务并重,不断强化对民警的业务培训和执法理念教育,改变执法方式和方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一要注重交警心理素质训练。在复杂的执法环境中,不管是情绪激动的,还是蛮不讲理的,只要是上门办事、咨询和反映问题的群众,都要能够做到热情文明服务,以诚相待,耐心细致地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二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采取集中学习、自主学习、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全面提高交警执法能力和水平,确保执法过程中执法行为规范、公正、合法。
三要注重执法艺术,教育处罚结合。在执勤执法过程中,注重方法策略和执法艺术,改变过去“以罚代管”的片面执法观念,依法办案,理性、人性化执法,真正将“法、理、情”溶于一体。对于一般违法行为坚持宣传、教育、规劝、引导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理念,并告知其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的逆反心理,不断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守法意识,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基层交警更好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因执法不当、语言粗暴等引发的舆论炒作、信访投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四要优化考核机制,提升管理质态。要结合队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健全和完善考核奖惩制度,采取常态化考核与季度性考核相结合,对路面执勤交警执法行为、执法依据、执法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考核。同时还要定期归纳整理因路面执法所引发信访、投诉案件中反映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掌握基层交警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将责任细化到民警个人,并与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量化奖励与惩罚,进一步促进民警规范执法,减少了不必要的信访、投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