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派出所如何提升情报信息工作整体效能
情报信息原指一切可以感知的消息。而公安机关情报信息是指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以及基层派出所,通过秘密手段和公开管理、日常办案等途径获取的敌对分子、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及其他公安工作对象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情况、信息、线索。基层派出所是搜集情报信息的先锋队,更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践行者。因此派出所做好情报信息工作对主导警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当前新形势下派出所情报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浅析。
一、对情报信息在公安工作中重要性的理解 一是情报信息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稳定,当前全党的中心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力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如处置稍有不当,被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极有可能激化扩大矛盾,影响一方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事件发生前获取准确的超前性、预警性信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在事件发展中掌握深层次的内幕性信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对策,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扩大;在事件平息后,密切关注动态,防止事件反弹。 二是情报信息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具有获取情报信息直接快速和渠道广、数量多等特点,派出所及时将辖区的重大情报信息情况上报党委政府,使其能了解民意、掌握社会动态、及时、正确、全面做出决策,正确处理好地方事务,稳妥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确保本区的社会稳定。正是对各种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和应用的过程,最后以公安情报信息的形式传递出去,供领导决策之用。因此,情报信息的报送、准确、全面是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 三是情报信息是提升警务质态的重要前提。派出所身处打防管控的第一线,各种警务活动交织,通过构建情报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应用是警务运行的主要内容。所谓“警力跟着警情走”,公安情报信息主导着警力的科学部署,由此可见,要想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要想提升警务质量,就需要将做好情报信息工作作为前提,就需要对情报信息广泛采集、实时研判、及时预警、科学决策,做到主动进攻、精确打击、有效防范相结合,反之,如没有情报信息作为支撑,在开展各项公安工作就会出现看不清、辨不明,抓不到主要问题、关键矛盾,无法有效预防和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经济发展也就只能是“闭门造车”。 四是情报信息是提高破案率的重要推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日趋活跃频繁,犯罪分子作案呈现流窜性、智能性、专业性的特点、趋势,公安机关原有的破案手段、破案模式已渐渐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实践证明,大力推进情报信息工作,充分应用情报信息平台,精确打击各类犯罪,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重要推手。 二、当前基层派出所情报信息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情报信息概念模糊不清。当前,仍然有很多基层民派出所民警对情报信息这一概念模糊不清,老是误认为杀人、抢劫、强奸等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信息就当为情报信息去搜集、上报。像有可能转为刑事案件的民事纠纷、邪教的活动轨迹、因企业改制、劳资纠纷、拆迁补偿以及政策方针变化等涉及的利益群体人员以及舆情类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基层民警值得去关注、收集。 二是情报信息收集重视不够。目前大多数基层民警的情报意识淡薄,没有建立起主动收集信息的意识,片面认为基层派出所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法进行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而情报信息工作只是软任务,到了考核周期之时,对付几条便可“交差”。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案件侦破了,社会面治安转好了,考核就没有多大问题。正是如此,基层民警在情报采集过程中的这种缺乏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行为,导致了上级单位无法充分有效地掌握运用许多有价值、甚至是非常关键、敏感的情报战果。 三是情报信息主动搜集意识不强。有的派出所领导和民警缺乏政治敏感性、情报信息收集意识不够强,对辖区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敌、社、政情不敏感,反应迟缓,特别是对发生在责任区的一些非常敏感的话题或事件,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引不起应有的重视,更感悟不出这些话题或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造成情报信息的迟报漏报。 四是情报信息质量不高。目前,一些基层派出所收集上报的信息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大了案件信息,忽视了维稳信息;加大了个体纠纷信息,忽视了群体动态信息;加大了事后信息,忽视了超前预警信息;加大了事件处置结果信息,忽视了事件后果分析、追踪。一些部门和民警为应付考核,拿过时、无价值、重复的信息等来滥竽充数;一些部门和民警报送情报信息口径不一,存在多头报送的情况,甚至未经研判分析、核查真伪直接将他人提供的信息作为情报信息报送。 三、对基层派出所提升情报信息工作效能的对策思考 基层派出所是收集公安情报信息的第一来源,辖区的治安热点和重点问题,影响辖区社会安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及各类安全隐患,可能引发矛盾纠纷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安线索以及辖区重点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动态行踪等都是情报信息的收集内容。各级公安机关尤其是地处情报信息来源第一线的基层派出所更要将此项工作当为日常工作来抓,只有重视情报信息收集工作,提高收集意识,加大分析、研判力度,“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一要提高情报信息收集意识。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社区将成为社区整合与控制的基本载体。社区民警要增强情报信息的敏感性,要树立“情报信息就是基础”、“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情报信息就是公安工作的导航仪”等现代理念,从而使民警积极主动地开展情报信息工作,使警务信息化真正成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龙头,成为提高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武器。要随时掌握社会治安的发展动向,发现采集深层次性、苗头性及倾向性方面的情报信息,并及时上报预警,提升主导警务的实战价值,为打击防范提供前瞻和预测服务。 二要畅通情报信息收集渠道。把握辖区治安现状、趋势,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优势、基层优势和手段优势,全警参与、公秘结合、专群结合、人技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收集各类情报信息。通过民警下基层、入户走访、召开警民恳谈会等方式公开合法地获取各种情报信息;物色社区(村)委领导、治安积极分子为情报信息员、接受群众举报多层次、全方位采集公安情报信息;通过审讯犯罪嫌疑人,从其口中得到有用的情报信息;与兄弟部门之间通过建立协作交流制度互通情报;通过互联网掌握各种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情报信息。 三要广泛整合情报信息资源。公安情报信息牵涉到多层次、全方位,打防控、案件侦破、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涉访、涉军、涉教、重大灾害等等,这些信息有的是分散的、无序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信息数据建立统一的综合查询平台,为日常操作提供最大便利。逐步建立公安机关与政府各部门、企事业等社会组织机构信息资源共享的长效运行机制,高效促进社会政治、治安稳定,为警方各项业务工作提供大量可用资源。 四要充分把握情信息研判应用。近几年来,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在情报信息收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了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水平,提高了管理社会治安的能力。但还存在着仅仅把信息的采集、上报当作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没有把情报信息的筛选、分析、研判运用到实战应用中来。由于情报信息的来源渠道不一、方式多样、种类繁杂,情报或信息、真的假的、粗的精的混在一起,需要进行认真、细致、高效的分析研判,找出规律性的、可用的情报。要根据情报所指的对象目标或案(事)件的性质、范围、人数和装备,对方的目的等,来部署警力和相关资源,确保行动成功。五要完善情报信息考核长效机制。情报信息的全、鲜、活、准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重要前提,没有全面、真实、鲜活的情报信息,就无法对社会管理实现精确制导,因此,建立情报信息收集工作考核机制势在必行。作为直接掌控辖区各种情报信息的基层派出所民警,应制定信息采集、录入、管理等工作制度,做到“谁录入、谁负责”,对用垃圾信息充数、对重要的情报信息错报、漏报、迟报而影响实战应用的行为坚决严肃追究,通过定期考评的方式,体现奖优罚劣,从而将情报信息采集、报送、研判、应用等各个层面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