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强化监督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年以来,*派出所将执法监督作为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有力抓手,以监督促规范,以考评促落实,严格抓好执法的各个环节,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去年晋江市综治委组织的“三率”测评中,该所的“执法满意度”始终稳定在全市前茅。
一、发挥执法民警自查作用。一方面规范接处警工作。以绩效考评为杠杆,强化民警自查,落实现场制作询问笔录、现场勘查、现场调查访问、现场调取视频资料等“四个规定动作”。强化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要求民警在开展接处警、纠纷调解、维稳处突等日常执法活动时,均要按规定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全过程记录完整清晰,在锁定巩固证据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我约束,确保规范文明执法。另一方面实行执法民警“师徒结对”帮扶制度。由执法素质强、执法经验丰富的民警帮扶执法经验不足的新警,进行责任捆绑、绩效联动,让新警快速成长,有效提升全警的执法素质。 二、发挥法制员提醒作用。专职法制员利用视频监控、执法流媒体等途径对接处警、窗口服务、案件办理、矛盾化解等日常警务工作质态进行实时监看,同时加强各具体执法环节的审核把关,特别对接处警环境、涉案财物管理、办案场所管理、人员审查看管、网上流转、执法文书、执法程序环节等易出现问题及“常见病”多发环节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每日形成《执法监督通报》进行通报提醒,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纳入执法民警每月的绩效考评,以此快速提升执法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问题的发生。依托派出所内网“执法园地”平台,组织民警进行“回头看”学习参考,利用短信平台适时通报提醒,对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细节不注意等问题进行总结反思,让广大执法民警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深刻汲取教训,守住执法“底线”,坚决杜绝问题的出现。 三、发挥服务对象的反馈作用。建立有效的“回访”制度,成立了由三人组成的“回访组”,定期通过现场评价、电话回访、入户访查等形式,对报警人、窗口办事群众、案件被害人、矛盾纠纷当事人等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回访,围绕服务态度、效率、结果主动听取和收集他们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发现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薄弱环节,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落实整改,通过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四、发挥社会公众裁判作用。一方面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定期在警务公开栏、网上派出所、公安微博上、短信平台发布社会治安动态、警方工作情况,增强执法工作透明度,同时公开各项服务承诺,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警民座谈、治安通报、民警述职等活动,广泛征求村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聘请警务特邀监督员定期对派出所执法服务工作进行评议,真正把执法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