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行政管理 >> 户政管理 >> 浏览公安
  • 浅谈提升公安窗口服务水平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年03月23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窗口服务既是以语言为主的综合服务,也是密切警民关系、展示警队形象的重要纽带。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除了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具备规范、文明的沟通表达能力外,以设施、文字、形体为载体的形象“语言”也是窗口服务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昆山市局“蓝盾真情”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浅谈对提升公安窗口服务水平的几点看法。

        一、丰富便民设施,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按照“精致、美观、协调、实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在公安服务窗口增设各类贴近群众需求的便民设施,潜移默化中向群众传达温馨、便民、爱民的语境。一是设置引导设施。在公安服务接待大厅划分既相互衔接又区分明确的填表区、等候区、受理区等功能区域,并在显要位置设置地面指示标识或置悬挂指示标牌,让前来办事的群众能够一目了然知晓该到哪儿去、该怎么办。赋予引导设施“引导员”的身份角色,传递“请跟我来”的语境。二是创新自助设施。针对学历较高、信息化运用能力较强的群体,创新在市局行政服务大厅及各基层所队接待窗口开辟自助服务区,配备互联网电脑、打(复)印机、查询触摸屏以及各类办事指南等设施,节省群众排队等候和申请办理时间,提高窗口服务工作效率。赋予自助设施“业务员”的角色身份,传递“很高兴能节约您的宝贵时间”的语境。三是丰富便民设施。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统一在窗口接待大厅摆放排队叫号机、等候座椅、电视机、饮水机、咨询台、报纸书刊栏、手机充电器等便民设施,让等待办事的群众能够喝一杯水、读一份报、看一段警方提示,从细微之处感受公安服务的点滴温暖。赋予便民设施“服务员”角色,表达“很高兴能为您服务”的热情态度。

        二、拓展文字内涵,舒展亲切自然的意境。文字是静态的语言,注重将“关怀、真诚、品牌”等元素融入窗口文字内容中,以静态的语言传递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是融入关怀元素。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提示板等平台,在对外公示提醒性事项过程中,及时刊播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昆山市局拓展公安窗口“信息超市”功能,定期汇总发布招工、房屋出租、二手电器交易等各类信信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通过“信息超市”租房、就业等,减轻务工人员生活成本。二是融入真诚元素。将刻板的文字内容略加渲染,添加与之协调的“元素”,会使这些静态的符号更为“生动活泼”。在《公安窗口工作人员职责》栏目中增加“您的满意是我们的追求!”,在《公安窗口服务办事流程》栏目融入“效率需要您的共同参与!”,在《窗口服务收费标准》栏目附上监督举报电话。同时,窗口办事指南、警方提示等宣传材料中融入警察形象的卡动漫画,制作温馨提示卡,编写办证小口诀,使群众形象地感受到公安机关的真诚服务。三是融入品牌元素。品牌给人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前行的动力与激情。近年来。昆山市局围绕“蓝盾真情”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创新设计服务品牌LOGO标识,并在各级服务窗口醒目位置张贴、悬挂。“蓝盾真情”LOGO外形采用蓝色和黄色两种色彩,蓝色代表了平安、沉稳、公正,黄色给人以温暖、和谐之感,充满真情,代表公正执法的盾牌中心有一颗真心。通过窗口服务品牌标识,激励工作人员以品牌的标准规范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以品牌的标准监督公安工作,共建和谐、温馨的警民关系。

        三、规范形体语言,蕴涵尊重平等的情境。群众与窗口接待人员接触的过程中,首先注意的是窗口人员的着装、仪容及身体动作等,不同的外部表现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一是注重着装规范。着装规范是窗口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展示公安民警形象的重要方面。以“人要精神,物要整洁”为标准,做到窗口人员着装规范、神清气爽,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清新整洁,给办事群众文明、规范、热情的良好印象。针对部分窗口人员着装不规范现象,结合实地抽查、明察暗访和网上督查等手段,有针对性开展检查工作,整改存在问题,塑优窗口服务形象。二是注重仪容仪表。目光的交流可以促进沟通,面部的表情可以表达出愉快、烦躁、愤怒等复杂的情感和态度。很多时候,群众是通过民警的目光、面目表情来判断民警的心态,进而评价我们的工作好坏。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平等对待,坚持不厌其烦,坚持控制情绪。”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耐心地服务每一位群众,尤其是接待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能力较差的群众,更要显示窗口人员热心、细心、耐心、诚心的服务品质;控制自我情绪,切勿将个人愤怒、消极、厌倦等不良情绪转嫁给群众。努力让受理群众的每一件咨询、业务办理都成为群众满意、彰显公平的典型,一点一滴积累群众对我们信任和支持。三是注重身体动作。市局积极邀请礼仪专家、大学教授讲授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培育窗口工作人员举止端庄、言语文明的良好行为习惯。窗口人员接待群众时,站要停止,收腹挺胸,双手自然下垂;坐应端庄安详,自然沉静,身体保持端正;走路的姿态要自然优雅;接待群众要面带微笑,注意分寸与距离;与群众交谈时,举止得体,自然亲切,通过身体的细微动作展示精神文明风采,创造开放友善和轻松的交流气氛。

        四、善于言语沟通,传递真诚友爱的心境。窗口工作人员既要会做,更要会说。一是言之有物。一方面,窗口人员要加强对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物心理分析能力和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口齿清晰、思路明确,警民双方传送出的信息让对方准确接受,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做到业务精通,理论娴熟,各种法律条目、专业知识熟记于心,在工作中,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因情说教,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二是言之有据。公安窗口工作,既有严格执法的一面,又有文明服务的一面。窗口工作人员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应当注意使用规范化的职业语言,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卑不亢的工作态度,不乱说不符合职业要求的言语,始终给人以有理有据的感觉,尽可能地让服务对象满意、信服。三是言之有“礼”。窗口人员在与群众交谈和回答咨询时应当真诚热情、亲切和蔼,多使用文明用语,“您好”见面,“请”字接待,“慢走”相送,不以管理者自居,让群众感受到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努力营造出和谐文明的语言环境和窗口氛围。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加强“四个关系”塑造窗口良好执法形象
  • 下一篇:“窗口接待”七类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