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交警管理 >> 安全天地 >> 浏览公安
  • 浅谈“马路市场”存在的原因、危害及治理对策建议

    时间:2015年03月24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随着*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马路市场”、“大集”没有随着城市改造的步伐消退,反而由于规范引导措施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成为名副其实的“马路市场”。“马路市场”的存在,导致部分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甚至是机动车道被占据,妨碍了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极易发生交通阻塞和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对此,结合*辖区实际,就“马路市场”治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的现状

        (一)流动性大,多为自发聚集形成。长期以来,“马路市场”上的摊点多是附近村民批发或自家种植的农作物、蔬菜、水果等,按照农村传统,五天为一集,进行聚集销售,如辖区*****道**路段、*****道*新路湾路段是沿着公路而设立的集市赶集的商贩、群众较多,造成交通堵塞。还有就是城区荷花滩桥头集市,多为历史和习惯沿袭而来,存在年代久远,多为自发形成。而进入*月份以来,*的主要旅游景区线路——三际线存在着近**处茶青交易双方,占据道路,隐患巨大。

        (二)长期占用道路经营。“马路市场”主要在居民区周围的道路上占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经营,而且主要集中在早晨、中午、傍晚的上、下班人流集中的时间段占路经营。而农村公路沿线大集多分布在*道两侧,一般*天一次,时间非常固定。大多数摊主运输瓜果、蔬菜使用的农用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全部停放在路边,同时一些周边居民和赶集群众在此沿路购物时,车辆随意占路停放,过往车辆对其不停地鸣着喇叭示意其让路也充耳不闻,严重阻碍交通,妨碍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对于市场摊点的管理,往往治理仅能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层面,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有些摊主与职能部门"打游击"滋长了摊点占路经营蔓延的势头。

        二、“马路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利益诱惑,进入“门槛”低。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和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且多数人文化程度低、无技术、无资金,为了谋求生存空间或者渴求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城区摆摊设点便成为其首选的谋利方式。为了逃避各种规费,谋取最大利润,扩大生存空间,多在街头就地设摊,占道为市、流动经营。同时,由于无照商贩经营的商品因成本低,价格通常低于市场价,正好迎合了群众购买物品少花钱的消费心理,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

        (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区部分街道社区无规范的农贸市场,部分镇无农贸市场,即使有农贸市场也因规模小、选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和配套,不能适应和满足实际需求。

        (三)摊主交通安全意识差。在道路边摆摊设点进行农贸产品交易的摊主们,大都为农村进城的农民,他们对交通安全知识掌握得很少,也缺乏足够的交通安全保护意识,往往为了抢占交易的有利位置,不顾个人和他人的安全,甚至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有的甚至摆到道路上。这样,供车辆通行的道路越来越窄,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和引发交通事。

        (四)缺乏整治力度和长效管理机制。受到管理权限和警力少的限制,对"马路市场"的管理和整治,存在时紧时松现象,有群众举报或者问题严重时管一管,改善一些即又放下,未形成常态化,缺乏有力整治手段和长效管理机制,常常是交警和城管部门执法即散,散而复聚,周而复始,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管理怪圈,因此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

        三、“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的危害

        (一)占用道路,易引发交通堵塞。"马路市场"的特色就是哪里的车多去哪里、哪里人多去哪里。再加上购买的市民停放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那么原本宽敞的马路将一下子变得狭窄,城区狭窄的道路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的通行率,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更易引发严重交通堵塞。

        (二)易发交通事故。道路旁的摊位影响通行安全,而且遮挡了车辆驾驶员的视线,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多人围在一起在道路上选购商品,存在发生群死群伤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潜在危险,急需防范,像今年截止*月底,就发生涉及马路市场事故**余起,造成*人死亡,多人受伤。

        (三)群众反映意见大。由于"马路市场"占路经营,影响了交通秩序,妨碍了交通安全,引发人民群众不满。如金岸马路市场,机动车驾驶员及附近群众对于摊点妨碍车辆通行反响强烈,多次邀请媒体、上访等方式要求治理。

        四、治理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主导,立足长远规划。去年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马路市场的整治,将整治马路市场列为“十件实事”,新建了金岸、荷花滩集市场,加之管理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城区还取消了*处临时交易马路市场,建设了*个固定交易点,切实方便了群众,又保障了安全。通过政府的强力举措,不能看出,解决“马路市场”占道问题不是缺乏长远的措施,只有政府重视,合理规划,就能起好“疏通”的作用。

        (二)部门联合,有效治理。"马路市场"整治需要有关部门长期参与和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为确保整治实效,建议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政府为主,联合乡镇办、城管、工商、交警、交通等相关部门,积极深入到城区街道和各乡镇*道、县乡道沿线的村庄进行认真仔细的排查,对辖区重要路段存在的"马路摊点"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及早确定整治重点,逐一明确整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责令限期整改,必要时实行政府挂牌督办,全面集中开展统一行动,定期通报整治进度。

        (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组织民警定期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单位,全面加大宣传力度,在事故处理、违章处理等窗口单位,展出和播放宣传挂图、光盘,通过全方位开展宣传攻势,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交通安全、人人维护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使交通安全实现长久性、社会化,向纵深发展。同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主管部门应组织好各自单位职工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让全社会认识到"马路市场"的严重危害。

        (四)规范道路标识设置,形成持久管理态势。健全相关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对公路沿线乡镇及村庄,尤其是以路为集市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危险路段,更需及时设立醒目的危险警示标志,让广大驾驶人预判行车前方的道路状况和交通环境,提前做好减速让行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进一步加大巡逻管控,每天在摊主出摊前,提前到达,及时劝返各个摊主,避免形成较大规模的摊点占路现象,将摊点占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关于加强重点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 下一篇:浅谈大货车交通违法根源及治理对策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