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以“四个全面”引领破解现代监狱发展难题

    时间:2015年03月31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既充分肯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又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精辟深刻、语重心长。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按照“四个全面”的要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引领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以建设现代监狱的新成效,服务和保障“迈上新台阶、建设新*”目标的实现。

        一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引领解决城乡、区域、领域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

        *总书记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对监狱系统而言,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包括民警和工勤人员,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地域是全面的,不仅是城市监狱、城效监狱,还包括农村监狱,不仅是*监狱,还有*监狱,是不让一个监狱掉队的全面小康;领域是全面的,是民警清正、机关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面小康,是罪犯得到有效教育改造,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执法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汉唐文化、金陵文化、吴越文化、江海文化在监狱有效映射,竞相迸发的全面小康,是城乡一体、各监狱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监狱民警职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现代监狱建设新局面、为“两个率先”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就是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小康水平线的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总书记要求,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其内涵不仅是规模和总量的扩大,更是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我们要紧紧抓住全国、全省发展调状态、经济调结构的有利氛围,进一步深化监狱企业结构调整,推动监狱企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格局“升级版”,积聚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在科学规划、创新经营、科技进步、现代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彻底摒弃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行业,推进劳务加工集约化经营,实现粗放式、经验型向精细化、现代化管理转变。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优先考虑社会效益,主动对接政府采购项目,努力为社会提供“合格产品”。合理使用转化发展成果,在监狱器物层面升级换代,提高物防技防水平,为现代监狱奠定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罪犯生存技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最大程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面建成小康积聚正能量。

        二是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关键环节,引领解决不适应、不匹配现代监狱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当前,省局已经擘画了现代监狱新蓝图、吹响了全面建设集结号。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在方向上,改革一切与建设现代监狱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不一致、不匹配的人和事,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为同步;目标上,到2020年使监狱功能形态更加完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成熟,资源配置及运行效能进一步提升,惩罚与改造罪犯的核心职能得到更好履行,人民群众更为满意。具体达到安全有序、行刑公正、矫正科学、形态完备、运行规范、素质精良。思路上,要坚持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影响执法公正、制约执法能力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各方面已经形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关系上,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协调各方关系,最大限度减少阻力。落实上,要立足全局抓大事,善于抓住“牛鼻子”,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在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如要突出“关键少数”的治理,进一步压实领导职能,使领导习惯于在一线调研,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处理问题,真正把眼光和思维聚焦到基层、把精力和资源聚集到一线;要理顺职能机构,该合并的合并,该精减的精减,真正实现“小机关、大基层”顶层设计;要改变浮夸作风,勿以“小技”乱根本,始终紧盯全局中的重点,重点的关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罪犯教育改造中心工作,切实提高本质安全防范水平;要站在国家宏观视域真正履行好监狱刑罚执行职能,使劳动服务于罪犯改造,而不是决定罪犯改造好坏最主要因素。归根到底,全面深化改革应立足监狱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凡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监狱民警职工有利的,对实现监狱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

        三是紧扣全面依法治国重点领域,引领解决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依法治监问题

        *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到“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高度进行战略部署,开阔了法治的格局、丰富了法治的内涵、拓展了法治的外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法治的生力军、主力军,理应走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前列,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彻到治监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现代监狱的大棋局,确保监狱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将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标志着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进入“快车道”。在建设现代监狱这样的“快车道”里,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要紧盯法治目标,不能偏颇,否则会迷失方向;必须保持踏实的作风,要紧扣法治轨道,不能脱轨,否则会“车毁人亡”;必须保持前瞻的视野,要紧抓法治先机,不能彷徨,否则就会落后被动。

        作为治国重器,法治是国家富强的制度基石。约束权力、保障权利是法治的要旨和精髓。现代监狱必是法治监狱,因此坚持依法治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监理政也是现代监狱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监,就要强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法律之外的权力,以彰显法治权威;就要强化民警职能履行到哪,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以发挥法治力量;就要强化执法权力清单制作,既重实体,也重程序,以完善法治实践;就要强化广大民警尤其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厉行法治,以培塑法治信仰;就要强化罪犯权利救济,切实保障罪犯基本权益,决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决不公器私用、谋取私利,以规范法治监督。

        四是紧扣全面从严治党主攻方向,引领解决讲纪律守规矩抓得不严、能力不足等问题

        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管理要全面、标准要严格、环节要衔接、措施要配套、责任要分明”五个方面要求,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治、要害在严,意味着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紧密结合,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一柔一刚,同向发力;意味着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要有机统一,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又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守纪律、重申守规矩;意味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要双向互动,既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要层层传导压力,全党动手、全党参与;意味着党的建设要在“严”字上铆足力气、下足功夫。思想上要把好“总开关”,作风建设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制度落实强调“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教育要严、标准要严、执纪要严、惩治要严、制度要严。当前,我省监狱系统正在开展民警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通过党建带队建,抓班子带队伍,提素质促发展,必将进一步提升监狱各级领导班子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强民警队伍的执行力和创造力。我们要继续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成果,做到落实的再落实、进步的再进步,提高的再提高;我们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做到“内举不避亲,但蠢才不能用;外举不避贤,但坏才不能用”,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我们要借助人民警察职务改革东风,扎实推进民警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符合监狱工作实际,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监狱民警分类管理模式,通过思想上引导、政治上激励、权利上保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民警团结在党的周围。我们要抓好《江苏监狱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十项规定》、《江苏省监狱人民警察九条禁令》等刚性制度规定落实,开展监狱人民警察职业誓词宣誓签名活动,既要接地气,又要有理想,加大警务督察力度,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青年狱警职业生涯目标确立与道路设计的几点想法
  • 下一篇:浅谈夫妻共同财产制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