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当前全市开展的整治超限超载工作想到的
当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昨天,看到*市电视台对该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道,确实成效很大。结合我县整治情况对治理工作谈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我县整治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现状
为使这次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月**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参加并作重要讲话,对参加治理工作的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提出硬性指标,有关部门也做了表态发言,*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代表公安表态: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打好这次治超工作攻坚战。
整治工作开展十几天来,对超限超载车辆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治超运行情况:为避免车辆绕行逃避检测现象。治超联合小组经过多次研究筛选,在*公路*镇和*公路安各庄镇建立治超检测站两处,建设卸载场两处。在整个治超过程中,严格执行交通部“五不准”,坚持依法治超,杜绝违法违规问题的出现。
*、交警人员配备情况:副大队长汤文志、孙焕军参加县治超办的相关组织,各巡警中队实施岗勤一体化,与交通等部门在治超站、点坚守。我大队四个巡警中队全部参战,昼夜**小时不断岗。
*、后勤保障情况:专人对检测站检测仪器进行维修,并新购买称重仪*台,并全部经过质量技术部门标准进行认定。
自治超开战以来,先后出动民警***余人次,警车***余辆次,检测车****余辆,源头劝返***余辆次,确认超载的**辆,卸载货物万余吨。
二、当前治超治限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执法标准问题:交警治理超载超限依据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主要按车辆的核定载质量进行控制,而汽车制造商为便于销售,吨位标准很不一致;公路交通部门治理超限超载依据《公路法》和交通部****年第*号部令,交警与交通两者之间在标准上不一致。
*、缺乏长效机制:这次整治是突击行动,力度虽然很大,但治超工作任重而道远,阶段性成果怎样巩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集中整治之后的反弹问题怎样解决。
*、源头治理问题:源头装载、改装、生产车辆缺乏限制性规定和治理力度。治理是在木已成舟的基础上进行,使问题复杂化。一个商户投入几十万元购一辆大货车,你不让跑或限制跑的困难比源头就治住苗头困难得多。
*、车辆超限运输反弹可能性依然存在
一段集中整治效果明显,过后,车主还会想尽各种办法投入运输,而且是运输效益最大化,主管部门稍有松懈,反弹会很严重。
三、结合治超治限行动谈点不成熟的想法
超载超限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治理工作所面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笔者认为治超治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
*、联合执法要进一步完善。超限超载是受交通、公安、汽车生产企业和运输市场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仅靠某一个部门很难有效治理,要把这种多部门联合执法、多管齐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一种体制。
*、通过立法完善治理法规体系。国家要通过立法、地方立法等形式,把治超治限法规形成一个法规体系,比如制定《治理公路超限超载管理条例》等。
*、齐抓共管机制,抓源头管理关键。治理超限超载应考虑,源头管理是关键,从运输市场方面应扭转当前一些混乱局面,加强调控和管理,使其逐步规范。汽车制造企业,应从生产改装、牌照发放、年审等环节严格国家有关标准,严禁非标准车出厂。
*、加快治超现代化、科学化的步伐。在治超工作中,要把交通管理科技水平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中。用现代化、科学化、治超手段将最大程度地实现管理收益。
*强化宣传。国家、地方一些“治超”政策、相关规定、上发文件,老百姓知之甚力。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向公众宣传,造成一种全社会支持,关注“治限治超”工作的局面。
总之,“治超”不是限制运输,而是更好地维护交通运输秩序,是要各企业、个体运输户跑的更快、更好,只要“治超”部门与被治企业,个商相互支持,理解,才能实现综合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