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办公文秘 >> 理论调研 >> 浏览公安
  • 我对公安工作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5年04月20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公安数字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警务模式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集约、从模糊到精确、从被动到主动、从低速到高效转变桥梁和保障。是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先行,精确制导,准确打击”的关键所在。要实现以上目标就要做到公安作战模式的数字化,要做到作战模式的数字化就应建设相应信息化机构来完成作战模式的变化,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负责情报信息的收集,管理,研判,应用,和数字化装备器材的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才能使数据化情报信息真正成为公安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实现警务作战模式的转变。

        情报信息,是信息化的建设的火车头,要达到情报信息的准确、及时、高效,就应建立数字化的指挥中心,建设一个数字化的作战室,下设数字化监控中心, 数字化通信中心, 成立数字化应急分队。建设一个数字化的情报信息站,负责全局信息化建设的业务,编制一个信息化中队,下设一个数字化情报收集整理中心,一个数字化警情研判中心,一个数字化培训中心,负责情报信息收集、整理、研判和一个数字化警务查询及数字化宣传平台和一个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培训中心;

        信息化中队负责信息收集、整理、警情研判、数字化警务查询和数字化宣传发射平台的工作。从各警种抽调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把各警种录入的数字信息进行整理,去粗存精,结合旅馆业管理系统,网上办案系统,治安业务信息系统,户籍系统,违法犯罪人员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进行信息的研判,而且各业务口的信息收集和录入,研判,向指挥中心输送各种意见,协同数字化应急指挥分队,在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数字化宣传平台就是,利用数字化短信平台以短信的形式,把治安预告和各类宣传发送到各村,各企业,各场所的负责人,及各民警,同时接收各场所企业单位村小区及民警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录入使用的系统,即起到宣传的作用,也能起到收集信息的作用,还能增进警民的联系,改变原来的纸上宣传的模式,把警力解放出来,

        数字化警务查询平台,就是把有关的信息,放入到全局配发身份识别仪中,对身份识别仪中的各类信息可以由信息化中队每周对信息进行更新,设立数字化查询台,同时成立24小时的查询服务业务,此查询服务台设立在信息化中队,方便在外巡逻的民警查询各类公安业务信息,省去了各所各警在外执勤时各自为战的状态,更有利于指挥中心掌握各辖区的情况,及在外执勤时各民警的动态。同时受理一些群众对公安业务问题的查询,像移动的1860查询台一样,

        数字化情报收集中心就是由情报信息中队负责把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加大信息采录力度,将采集录入常态化,做到“查一录一、发一录一、破一录一、打一录一”,同时根据各派出所及各警种录入上传的数字化信息进行整理,去伪存真。检查所、队建立的标准化的信息采集室采集的效率和质量采集,并建立考核记录,协调解决了社会资源交换平台信息来源问题,可经由区党委出面与社保、电信、工商等部门沟通协调,帮助公安机关拓宽利用政府职能部门信息的渠道,建立社会资源交换平台提供信息来源,并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整理。

        数字化作战室,设立数字化作战室,设置 DLP大屏和操作台,对接处警管理服务器实行双机热备份,集成了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LED电子显视系统、全区道路,重要部位的监控系统、数字实时录音录像系统、应急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能同时调度数字化应急小分队,同时连接各类信息系统,能够随时调度各类信息,形成扁平化的网状指挥体系。

        数字化应急小分队,就是在特警队中安排专人组成,配置各类数字化录相录音系统,和红外线望远镜,红外线夜视仪,能和数字化指挥中心对接的数字化传输设备,它直接由指挥中心和在数字化作战室值班的领导调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情况,突发的警情,提高了对紧急警情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数字化移动通信中心,协调移动的基站,建立独立的移动通信系统,单独组成一个网络,要求首先装备到在外巡逻的人员,便于巡逻人员在外巡逻时遇到情况及时的向指挥中心反映,其次是社区民警,在社区民警下社区时必须携带,便于在外工作时与指挥中心和所及巡逻人员保持联系,使所有人员通过集群通信系统实现无缝隙连接。而且还可以通过集群系统扩展和无线图传系统直接对接到数字化作战中心进行图像和数据的传输。

        设置监控中心,在各路段设立监控探头,同时与各企业和村的监控进行联动,由监控中心进行24小时的监控,根据突发情况及时上报指挥中心的领导,由领导根据现场的状况调度数字化应急分队进行处置。建设专用数据库机房和监控管理平台,对于小区和村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可以以警务室为中心建立监控系统,同时并网指挥中心的监控平台,适应动态环境下管控社会治安的需要。要求全区大的场所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金融系统的重要部位的监控并入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

        设置警情研判中心:由情报信息中队设立专职情报研判员,建立警情研判平台,进行信息整合和警情研判,配备专门的设备,专门的场所,安装“比对专家”系统,将各类系统进行综合的利用。通过该平台实现各类资源信息的自动分析研判等,加大平台系统的人、地、物、组织、案和事件五大基础信息的整合力度,为网上研判创造条件,同时依托研判平台开展经常性、多层次的研判,提升信息研判指导警务实战效能,并将其作为常态工作渗透到各项公安业务之中,推动警务工作向集约化、现代化、高效化、数字化转型。按照研判组织、研判内容和工作流程,把研判工作划分为四个层级:第一层级为领导研判。可以在数字化作战中心,定期召开研判会,遇有重大突发事件,随时启动应急研判机制,适时作出工作部署。第二层级为综合研判。由信息研判中心对基层一线报送的信息分类、筛选,对有价值的警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指导性、参考性、指令性意见。第三层级为专业研判。由各警种部门对业务范围内的警情信息进行收集和研判,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向信息研判机构报送阶段性研判报告,遇有重大警情随时报送。第四层级为全警研判。每位基层一线民警每月至少采集5条涉案、涉稳信息,及时报送给信息化中队的信息研判员,遇有重要警情在随时报送的同时,可以直接向指挥中心报告,通过建立四个层级的研判机制,进一步延伸公安机关获取情报信息的触角,增强指挥中心决策部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成立数字化信息培训中心定期对民警进行培训,可以通过数字化作战平台系统,狠抓民警技能应用,把民警微机“四会”作为警务平台应用的前提,采取强制入轨的办法,全面培训全警微机“四会”技能和数字化装备器材使用;组建由多部门组成的培训机构,分期分批对民警平台的使用流程、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各类系统的使用、管理进行系统的全员培训,依托建立的各平台发布的各类警情通报、预警信息和情报研判,使民警在打、防、控等工作的不同阶段会进行网上查询、在线辑控、轨迹分析,实现网上作战、网上管控、网上办案的最大效能。

        我的这些的想法,一部分是我思考过,一部分是从别的单位网上发的。但是没有系统的思考,想法还很不成熟,现在我们的的警用设备进行一下综合是可以实现的,本来我们的设备都是数字化设备,但是缺少综合利用,没有形成合力。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对加强消防工作回访的思考
  • 下一篇:关于公安机关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