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深化举措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水平
近年来,*省*市公安局将公安信访工作作为打造“亲民公安”品牌、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法情相济,因情施策,强力攻坚,奋力实现“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处理到位,生活困难的救助到位”,全市未发生因公安事由引发的重大信访案事件。
一、提高认识,规范程序,在夯实信访工作基础上求突破。一是组织领导“重视高”。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暨重大疑难信访事项“会诊”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全局信访工作的指导协调、情况掌握、考评通报和综合分析等工作,形成“局领导抓全局,所队长抓落实,信访部门抓监督”的上下联动、相互协调、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二是保障支撑“力度大”。先后投入**余万元改造升级信访接待室,建成接访室、办公室、调解室、接待厅等办公场所,完成大厅视频监控系统安装,配齐档案柜、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信访专车等办公物品,改善了办公条件,激发了民警工作热情。同时,提高信访科长职级待遇,落实信访专干津贴,选调两名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民警充实队伍,确保文明规范接访处访。三是工作流程“落实严”。严格按照局主要领导提出的接访工作“三设定”(即:有理设定、有过设定和有解设定)要求,规范接访处访工作程序,从来访登记、提出意见、领导批示、批转结果,最后到催办督办、案件审结、登记造册,环环相扣,确保信访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二、积极作为,多策并举,在畅通信访工作渠道上出实招。一是三级联动“接待访”。坚持局领导、科所队长、办案民警三级接访制度,每周将接访和下访的局领导、科所队长姓名、职务予以公布,方便信访群众来访咨询。今年以来,该局领导带队接访群众**批**人,受理信访案(事)件**起,化解信访纠纷**起,办结化解率***%。二是积案清理“督促访”。针对遗留涉法上访积案问题,建立“一案一议”督办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进展情况汇报,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指导处置工作。该市城区古城村居民闵某因交通事故造成身体残疾,其多次到市委、市政府和市信访局上访,要求解决生活和医药费用。接访后,该局迅速成立督访工作小组,成功为闵某申请*万元的司法救助金,签订了停访息诉协议书。三是巩固成效“回头访”。对办结的或已经息诉的重点信访案件当事人,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回访,巩固信访工作成果。该市居民付某在孝南区被人砍成重伤,其多次到孝感市上访要求快速破案,后经孝南区维稳办协调停访息诉。为巩固信访工作成效,该局对付某开展了系列回访活动,成功帮助办理残疾证,解决了其妻子、儿子户口“农转非”问题,落实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确保信访事件彻底化解。今年来,该局共回访当事人**人(次),解决当事人生活、工作等方面困难**件,停诉息访率**%。
三、创新机制,强化责任,在提升信访工作效能上下功夫。一是责任倒查“追责制”。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倒查追究规定》有关内容,每月通报各单位接访处访工作情况,坚持“谁办案,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实行“定案件、定领导、定责任人”的“三定”方案,确保有人抓、有人管,防止漏管失控,切实增强全体民警的危机感和责任心。二是疑难案件“会商制”。建立重点信访问题联席会商制度,妥善处置疑难信访问题。云梦县居民易某以其丈夫被公安机关调查后外出务工死亡为由,多次到孝感市公检法上访,该局迅速将情况向市领导汇报,联合维稳办、检察、法院成立了疑难案件会商小组,共同研究处置方案,经多方调查举证,及时消除当事人对立情绪,签订停访协议,并为其申请了*万元的司法救助金,妥善解决了后续问题。三是带案下访“帮扶制”。设身处地为上访群众着想,用实际行动温暖上访人的心,最大限度地赢得他们的谅解和工作上的认可。该市城北办事处居民范某以身体残疾无法申领最低生活保障为由,多次到市委、市政府上访,该局坚持在把握好政策的同时做到诚心相待、公心处事、热心帮助,为其争取了生活救助慰问金,有效感化当事人。今年来,共走访帮扶信访人员**人(其中重访、缠访人员*人),发送救助慰问金*万元,感化息诉罢访*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