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电视台
*电视台“诞辰”*周年了。闻之,不禁激动不已、思绪万千,眼前顿时呈现出一幕幕情结*电视台的往事画面。
*年前,我有幸作为*电视台的第一批特约通讯员,参加了台里召开的第一次通讯员座谈会。会上,时任副台长*介绍了建台前后的创业过程、各部门负责人及各“业务口子”的分管记者,并对在座的通讯员作了精彩的业务辅导。于是,也就认识了时任新闻部主任的钱广裕、负责公安“口子”的记者袁国祥。且在会下交流方知,袁记者竟是我初中同校、低我一届的同学。于是,当即在他的推荐下,由我起草的*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致全市机动车驾驶员的公开信》,经钱主任安排“破例”由时任主播陆建华在电视上全文播报,这也是我在*电视台录用的第一篇稿件。
缘份让我与袁记者情结一起,共同为加强公安交通管理对外宣传的力度作出了不懈努力!那年月,他放弃了许多节假休息日、深更半夜睡觉时,隨我深入市区、*县道路交通管理一线现场采访,报道交通监理成建制辖归公安机关、城乡道路交通统一由公安机关管理的成果;宣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先进基层警队、优秀交警典型的事迹;披露不文明交通行为、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案例……
还隨我到*考察拍摄交、巡两警职能合并运转机制的“实战”场景,为*交、巡两警职能合并重组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还应邀担任“行风警纪监督员”,为加强交警队伍建设献计谋划,被交警们誉为“编外指导员”。
****年*月,为拓展公安交通管理对外宣传的形式,我队*大队长命我与*电视台协商,联手摄制反映交通安全、寓教娱乐的电视剧。我一开口,立刻得到时任台长*的首肯。于是,在文艺部主任邵应路的策划下,先派导演*(艺名野人)与我和时任车管所指导员冯建华酝酿编写剧本。之后,又与市话剧团联系借用美工、化妆师。就这样,通过队、台双方**多天的共同努力,由交警、司机担任演员,文艺、技术部门负责导演、拍摄,题为《违章的报复》《阿油现形》《祸不单行》《安全灯下》的四集小品电视剧圆满“杀青”,并很快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录用,是*公安在央视播放的第一部系列电视剧。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随着*广播电视的合并重组,“*电视台”的称谓也已不复存在了,但我难忘当年与*电视人的“情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