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县*镇位于*县西南面,距县城**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全镇人口*****人,总户数*****户,辖**个村***个村民组及*个居委会*个居民组,聚居着*、*、*、*、*、*等**种民族。*镇盛产无烟煤,储存量达**亿吨。煤矿整合前,共有**对有证煤矿进场开采,年产原煤***万吨,创产值*.*亿元;整合后,共有**对煤矿开采,仍居全县之首。同时,煤矿解决了镇内****余人剩余劳动力就业,煤矿劳务经济每年总计逾****万元,外来在矿务工人员****余人,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全镇以煤炭经济为支柱不断壮大了*镇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辖区乡村道路交通滞后的现状直接影响了各行各业经济的发展,致使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面临前所未有严峻挑战。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农村道路基础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不少乡村公路仍然是既狭窄又凹凸不平的沙石土混合的道路,乡村两级道路发展滞后的现状,给全镇企业、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制约,也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甚至时常发生灾难性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危及了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农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影响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影响乡村两级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但总离不开人、车、路这三大要素。 (一)“人”的要素。一是农民群众交通法制观念普遍淡薄,大都缺乏自身安全保护意识。*镇现有各类机动车驾驶人****余人,每年仍以***—***人的速度猛增,驾驶人大都交通安全法制意识淡薄,缺乏或根本没有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思想麻痹。二是驾驶人缺乏必要的驾驶技能,少懂交通安全常识知识。我们在调查摸底中发现,两轮摩托车、三四轮农用运输车及其它机动车辆的拥有人,绝大多数既是车主又是驾驶人,没参加过任何正规培训,严重缺乏必要的驾驶技能,少懂应知会的交通安全常识知识。三是酒后驾车、超载超员、强超强会、违法载人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极为普遍,不少车主无视法律法规,把两轮摩托车、农用三轮汽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等作为出行代步的首选交通工具。 (二)“车”的要素。近几年机动车拥有量骤增,无证无牌人车为数不少。据调查,截止****年底,*镇已有各种登记注册机动车辆****多台(不包括无牌照的二、三轮车)左右,平均每*.*户就拥有一台两轮摩托车,每*.*户就拥有一台农用三、四轮和其它交通运输车辆。虽经公安交警、安监部门关多番整治,但两轮摩托车和三、四轮农用车无牌无证现象仍然较为常见,不少边远地区农民群众错误地认为,一个在家压地头子的车,也不跑运输,没有必要办理证牌,加之,交警部门警力有限,管理难度大,实属鞭长莫及,以致一些人驾驶无牌无证车上路现象较为普遍,成为最危险的“马路杀手”。 (三)“路”的要素。近些年来新修建的乡村两级道路,由于资金缺口难弥,大都是只图建设速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和与之相配套的必要的交通安全基础防护设施,有的甚至连起码的警示标志都没有,根本无法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由于乡村两级资金十分短缺,很多配套的基础安全防护措施还没有完善,整改措施落实十分困难,客观上也为乡村两级道路交通事故高发埋下了人为的祸根。 三、保障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构建“齐抓共管”交通安全责任体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结合平安畅通镇村创建和安全文明交通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镇、村党政组织责任,确保任务指标细化到各村(居)、相关部门,责任细化到参与交通安全管理者和每一个机动车驾驶人,形成交管工作层层抓,安全措施层层管的良好态势。 (二)把乡村两级道路交通安全基础硬件设施和隐患整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乡村道路与省县级公路相比,差距较大,明显先天不足,状况差,隐患多,全面治理起来需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就要求我们镇村(居)、相关职能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解决重大疑难的,然后再解决普通一般的。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纳入工作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限期整改。要在重要交通路口、事故多发地等处,设立警示标牌标桩,过境街道路段安装黄闪灯等安全设施,力争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狠抓实源头管理,加大交通“五进”宣传进乡村的力度,特别是进有车农民群众家庭的力度;要结合“文明乡镇村”、“交通安全示范村”“机动车驾驶人之家”建设,切实把交通安全“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看作是加强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一项基层基础性业务工作之一,当作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一项治本措施狠抓落实;要构建和完善起县——镇——村(社区)——中心户(交通安全组织)——家庭(驾驶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四)充分发挥“大公安”的优势和基层派出所的主观能动作用。采取交警中队、派出所、协勤中队、安监站联动整治,联合联动抓好农村源头道路交通管理,改革和完善现行警务运行机制,从执法主体上进一步明确基层派出所、道路交通协勤中队在乡村两级道路上的权力、责任,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交通安全的乡村两级道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棘手问题;搭建以农村基层派出所、道路交通协勤中队为依托,前移服务与管理平台,逐步在城乡建立“多警联动,动静结合,常态管理”的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为乡村两级道路交通安全构筑起一道绿色的屏障。 (五)继续加大对乡村两级道路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公安交警部门要进一步整合警力资源,破解和战胜现有警力不足的管理“瓶颈”问题,与派出所、道路交通协勤中队、安监站等部门强强联手,坚决有效遏制住乡村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势头;在工作中,切实做到“四不放过”,即:不纠正违法行为不放过;不依法按章处罚不放过;不宣传教育到位不放过;不办理牌证不放过,决不姑息迁就;坚决根治乡村道路上的事故隐患,及时堵塞酿成事故的漏洞,让乡村道路真正成为构建平安城乡,沟通广大百姓,活跃地方经济,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有序路、安全路、畅通路、连心路、和谐路。 (六)竭力满足农民群众对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待、新需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基层派出所、道路交通协勤中队,要在加大路面管控力度,严查严管严处车辆无牌照上路行驶、无证驾驶机动车、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严重危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同时,结合新交规的宣传贯彻实施及公安机关“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坚持民生警务理念,创新交管工作举措,开辟便捷办事渠道,为群众购买新车办牌和学习驾驶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便利,使农民群众少跑腿,不花冤枉钱,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