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基层指挥员的指挥能力
当前,各类火灾事故和抢险救援任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增多,能否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灭火救援工作需要,实现
“拉得出,打得赢”的目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针对基层指挥员队伍现状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原因,找准症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基层指挥员能力表现出发挖掘提高基层指挥员灭火作战指挥能力的途径。 一、基层指挥员队伍现状分析 目前,基层中队级指挥员指挥能力欠缺,主要有以下三个薄弱方面:一是基层指挥员成分新,缺乏灭火作战经验。当前普通消防中队的指挥员,一部分来自地方高校,一部分来自义务兵考学,没有经过长期灭火作战的磨练,实战经验不足。“纸上谈兵”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二是部分基层指挥员并不热爱消防战训工作,心里想的是去机关、或搞防火工作,没有下功夫研究灭火指挥,“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是出现问题的重中之重。三是消防中队管理任务重,工作头绪多,基层干部忙得不可开交,训练时间经常被挤占,没有时间、也静不下心来研究灭火理论。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基础业务工作不扎实。少数基层指挥员对消防基础工作不够重视。一是对辖区情况了解不全,对辖区的熟悉只停留在知道辖区内有多少马路,多少消火栓,对在建的市政重大工程、居民住宅小区分布以及隧道、地铁、缺水区域、简易密集区等情况掌握不透。二是对灭火器材装备性能掌握不够,只会操作一些普通的器材装备,对于配发的“高、精、尖”现代化装备,不仅不会操作和维护,更谈不上研究和拓展运用范围,导致在灭火救援现场器材装备得不到充分的运用,降低了灭火救援的效率。 (二)现场判断指挥能力有限。很多基层指挥员在现场指挥过程中,不能准确判定火场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准确把握最佳灭火战机,时常被火灾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只顾到局部火势猛烈燃烧,却忽视了火势蔓延范围和发展方向可能性预判,没有采取相应的战术措施,盲目部署兵力,造成火势的扩大失控。还有很多基层指挥员在重大复杂灾害现场,心神慌乱,不够冷静,作战指令随意更改,令战斗员无所适从,最终丧失战斗时机,造成被动。 (三)心理素质相对欠缺。在灭火救援现场中,紧张、激烈、艰苦的场面,使指挥员的精神压力沉重,出现紧张、急躁、恐惧等心理,从而导致部分指挥员心理惊慌、思维混乱、判断能力降低、考虑问题不周全,不能有效的实施组织指挥和协同作战。 三、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的体现 (一)快速研判灾情。基层指挥员在接到出动指令后,在出警途中要及时获取起火地点、火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被困及数量、有无爆炸及垮塌危险等信息。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来自于消防指挥中心,通过电台询问,掌握燃烧物性质、是否有人被困、火势蔓延等情况。二是利用灭火救援指挥箱查询相关信息。三是观察情况,观察风力风向和火场方向。相关信息掌握后要迅速准确研判灾情,研判灾情时要充分考虑到特殊时段、场所、气候等相关因素,为接下来的力量调动部署、科学指挥决策和技战术运用提供依据。 (二)仔细侦查火情。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火情,对后期处置至关重要。初期火情侦察需由指挥员亲自带队进行侦察,全面掌握火场情况,第一时间针对火情做出形势研判。在安排和实施火情侦察中要做到:明确火情侦察任务、严密组织火情侦察、准确携带侦查装备、采取恰当的侦察方法,通过细致准确的侦查迅速全面掌握火场情况。 (三)合理部署力量。在明确火场重点,确定主攻方向后指挥员要立即进行力量部署,合理安排各车任务。在力量分配时,指挥员应把握的三个原则,一是救人与灭火同步;二是内攻与堵截并举;三是重前不能轻后。指挥员下达命令时要做到声音洪亮、语气坚定、言简意赅、任务明确,并充满必胜信心。不但要让下属明确所担负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还要使他们从中队指挥员身上获取必胜的勇气和信心,对于指挥员下达的命令,应要求接受者立即给予重复一遍,以检验其所接受到的命令的正确性,避免贻误战机。 (四)确保供水畅通。火场供水要就近占据水源,集中主要的供水装备保证火场主攻阵地特别是内攻救人灭火力量的供水。要根据消防车泵的技术性能和水源与火场的距离,合理选择供水线路和供水方式,并尽量使用大口径水带铺设供水干线;当火场供水压力不足时,应当通知供水部门增大水压;在市政消火栓不能满足火场供水时,应当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蓄水池、水井等水源设施供水;当多层、高层建筑物或者地下工程、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应当尽量使用固定消防给水系统供水,同时利用移动装备供水。 (五)准确上报信息。现场信息上报要及时,一是到场侦察后要将侦察情况及时报告;二是力量部署展开后要将部队展开情况及时报告;三是灾情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报告;四是灾害事故小,但社会影响大的情况也一定要及时报告。 (六)及时调集增援。基层指挥员请求调集增援力量时:一是凭常识,重点单位、要害部门发生火灾,要及时请求调集增援力量;二是凭经验,途中发现烟雾大,要及时请求调集增援力量;三是凭判断,到场侦察后,感觉力量与火场情况不对称时,要及时请求调集增援力量。调集增援应把握原则:宁早勿迟,宁多勿少。 (七)做好协同作战。上级指挥长到场后,中队指挥员要立即报告现场情况,移交指挥权,负责本中队作战指挥,协同增援力量作战。在协同作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预留作战空间;二是要保证道路畅通;三是为增援车辆指引水源。 (八)加强安全防护。内攻人员应当根据危害程度和防护等级佩戴防护装具,并经安全员检查、登记后方可进入,进入火场后应当合理选择进攻的路线,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可能发生爆炸、建筑物倒塌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救人灭火时,应当设置安全观察哨,尽量减少现场作业人员,并留有第二梯队和备用力量。在需要采取关阀断料、开阀导流、点火放空等措施时,应当掩护配合相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实施,严禁盲目行动。当火场出现爆炸、轰燃、倒塌、沸溢、喷溅等险情征兆,而又无法及时控制或者消除,直接威胁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现场指挥员应当果断迅速组织参战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立即清点人数,视情再组织实施灭火救援行动。 四、提升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面对火情要时刻保持冷静。指挥员是灭火救援作战的核心部分,关系到整个灭火救援作战成败的全局,而灭火救援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经常会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在面对火灾情况复杂、时间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全面洞察分析火场情况,尤其在面对兵力部署和灭火时机的选择等关键问题,更需多谋善断,既不能急躁冒失,又不能优柔寡断。思想上要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要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承受住压力,要做到遇险境而不惊,处危险而无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镇定自如地处置各种情况。 (二)平时积极开展技战术训练。基层指挥员通过参与技术训练可以了解所属战斗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反应能力、业务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掌握各类消防车辆和消防队员个人防护装备的性能等。平时通过开展各类车操和各类蕴含简单常用战术的班组协同作战的训练,以及依托模拟训练设施和所属装备来进行的由简到繁,从一般到复合的战术训练,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基层指挥员的临场战术指挥水平,从而提高指挥员员的初战指挥能力。 (三)认真开展想定作业和战例研究。实施想定作业,是将处置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可供利用兵力及装备提供给指挥员,让指挥员在纸上布阵,可以有效锻炼指挥员的灭火理论运用能力。战例研究是对火灾扑救的总结研究,每起火灾扑救的组织指挥都凝聚着火场指挥员的指挥才能,特别在战例总结和拟写火灾扑救报告时,一般经过归纳、整理,都会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因此,通过研究战例可以从中汲取别人临场指挥方面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有助于快速提高指挥员的火场初战指挥能力。(四)强化辖区六熟悉和重点单位演练。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正确处置各种火灾就必须做到对辖区的熟悉,大力开展六熟悉训练。同时我们要根据辖区火灾的特点规律,预测、评估可能发生火灾的方向和部位,有的放矢地开展高层、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消防保卫单位的实战演练,检验指挥员的战术运用能力和装备使用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基层指挥员的指挥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