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公安文秘网 >> 行政管理 >> 装备财务 >> 浏览公安
  • 从跨区域应急救援谈大后勤保障能力

    时间:2015年06月02日 来源:其他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后勤保障是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在消防部队跨区域应急救援中,后勤保障能力是直接关系到救援工作成败的重要前提之一,笔者从近年来自然灾害多,特别是地震、洪灾多等灾害分析消防部队跨区域救援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来加强和改进跨区域应急救援中充分发挥大后勤保障力。

        从本人亲自经历的****年“*.**”*地震、****年“*.**”*地震、****年*月**日**火车坠江事故救援、****年德阳“*.**”抗击泥石流、****年“*.**”雅安芦山地震等灾害,从德阳支队的跨区域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和支队的跨区域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急救援工作对后勤保障能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消防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跨区域应急救援中后勤保障工作大保障能力,这是摆在消防部队后勤保障能力面前一个新的课题,为什么我要谈后勤工作的大保障能力,就是要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大、做强、做实。

        *跨区域应急救援行动的特点

        *.*跨区域应急救援的行动的特点。*、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长途奔袭,异地作战;*、参战力量多,指挥协调难;*、后勤保障范围广、任务重。

        *.*实施步骤。*、接受任务;*、组队集结;*、编队开赴;*、到达现场。

        *.*保障要求。*、战斗保障。根据跨区域命令的任务特点,平时就应制定装备、通讯、技术保障等方案,储备必要的抢险救援器材、物资和灭火剂,准备随行常用医疗用品。*、生活保障。要根据参战人数制定现场生活保障方案,并积极争取、协调当地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参战官兵的就餐、饮水、保暖等工作,并保证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制定现场医疗保障方案,加强与当地医疗急救等部门的联系、配合。确保医疗保障工作到位。

        *从跨区域作战中看后勤大保障存在的问题

        *.*平时准备不充分,出动反应不迅速。从消防部队所担负是任务、职业特点而言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曰”,执勤备战是**小时不间断的,时间对消防部队抢险救援来说就是生命,就是战斗力。所以做好平时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可是突发性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后,一线救援人员向灾区进发时,后勤保障人员却不能及时随行跟队,四处组织器材装备、采购物资,严重影响了部队第一出动时间和战斗力。

        *.*对装备底数不清,物资管理不到位。我们在平时执行跨区域抢险救援实战中和拉动演习中一但领受任务需要特种装备,我们就会发现装备管理人员对装备底数不清,性能不熟悉,平时物资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就出现了,不知道那些装备在哪里?有多少?是否完整好用?底数不清。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发挥装备技师的作用,实行分类存放,并熟悉装备的性能,保证完整好用。如手台机动泵、扩张器、快艇、机动链锯所用什么型号的油?如不熟悉就会殆误战机,影响救援官兵的速度。装备物资使用频繁,没有良好的登记制度。使用完后,由于现场混乱、救援人员长时间工作,来不及对救援器材进行清点、整理,造成有一些物资、器材丢失或损坏。归队后,不能及时进行登记造册,进行补充、维护等。

        *.*保障人员分工不明确,履职尽责不到位。跨区域应急救援,异地作战,环境不熟,情况不明,保障难度大。后勤保障内容多,既要保障救援官兵的吃、穿、住、行,还要保障抢险救援的各类装备器材及车辆油料等,随行后勤保障人员一定要明确分工,履职到位,以免因保障影响救援工作。

        *.*重车长途跋涉,自身保障能力不到位。由于是跨区域应急救援,参战车辆都为重行车辆,对自身保障要求高,个别地区道路狭窄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会给我们行军带来诸多困难,后勤保障部门就必须做好车辆的保养工作、路途车辆事故自身应急工作。坚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执行任务目的地。

        *.*战勤保障大队不专一,目前运行不规范。战勤保障大队主要负担大型火灾和救援现场的后援保障供给任务,也就是说他们不出动则以,一旦出动就是大事,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突出保障能力的业务训练,应不同于其他中队的训练。支队级单位相继已成立了战勤保障大队,从职责履行和任务完成上来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有些单位有编制,无机构、无装备,有些单位有营区、有装备,但业务不专一、装备不齐全等。

        *建立“五种”机制,提高后勤大保障能力。

        从近几年来火灾、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跨区域救援情况来看,对战勤保障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安全、快速、高效、有力,对完成跨区域应急任务,意义十分重大。依据根据跨区域应急救援战勤保障内容,笔者认为,跨区域应急救援战勤保障体系应建立五大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预警机制是提高处理各类重大灾害事故能力的有效途径。尽管我们不具备预测灾害的能力,但可以从预警和应急等方面入手,来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因此,是否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预警机制,就成为实际处置突发灾害事故成败的关键。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后勤保障应急救援管理和指挥体系,使社会救援力量形成有效合力,充分利用其它社会资源;二是应充分利用数字、信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联动后勤保障指挥体系,使重大应急救援工作中后勤保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提高装备物资保障水平,建立跨区域应急救援的“储备仓”。

        *.*建立预案机制。近几年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相继制订了多种复杂情况下的跨区域应急救援后勤保障预案,但普遍存在实战性差、不进行演练、拉动少等缺点。因此,必须加强对预案制定的重视,采取假想作业的形式,从难、从严假想辖区及周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后勤保障难度,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后勤保障实战演练,及时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科学实用。

        *.*建立训练机制。后勤保障的能力和装备的完整好用是取得各类应急救援工作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走专业化道路,强化装备建设,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一是平时加强装备的检修、保养,保证装备完整好用的训练,救援装备是消防部队应急救援战斗力的基础,决定了救援技战术水平的高低;二是做好后勤生活保障车、油料补给车辆等后勤保障装备,确保长时间野外作战所需的食物和其它物资得到供应和有力保障。三做好官兵饮食安全和外出的防疫工作训练。

        *.*建立联动机制。应急救援遂行后勤保障任务都是事发突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既要确保装备优良,又要保障有力,对后勤保障人员要求高,我们就应建立“资源共享、力量互补、就近保障、整体联动”的保障机制,使后勤保障队伍实现“专业化、实战化、协同化”的要求。

        *.*建立专业机制。充分发挥战勤保障大队专业化队伍的优势,加强人员、装备建设,快速形成跨区域救援的突击和攻坚力量使消防部队大后勤保障作为应急救援中“拳头”部队。从提高实战能力层面强化应急救援保障能力的培训。采取技能培训、理论研讨、专家授课、专业指导、互动训练等多种形式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保障能力建设,定期组织随行保障的应急救援实战保障演习,加大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磨合与交流,确保实际救援工作开展时各支队伍之间配合到位,井然有序。

     

  • 关 键 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料来自于作者发布、网友推荐和网络收集整理而来,本站文章仅供学习写作参考,请勿原版抄袭、发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更正。
  • 上一篇:浅谈户籍窗口民警如何做好来访群众的接待工作
  • 下一篇:试论战勤保障的及时、灵活和精确保障
  • 相关文章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