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自行车
每天早上开车经过家附近的小学门前时,都会遇见送孩子上学的车辆排成长队。路段经常发生路阻,人们都在焦急等待中。此刻,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为了找回骑自行车的随意和自在,我买了一辆。
骑车上下班,轻松而自如。沐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兜一阵春风,拾一缕阳光,这是一种美美的享受。可以随意选择道路,调整速度,沿着举水河堤别致的小路,听风声拂过耳边,看小草花开,柳枝长舞,河水静流……
自行车,前进的两个车轮,穿越大街小巷,山乡村野,淌过青春岁月,载满了记忆。记得初学骑车,跌跌撞撞,屡败不馁,惊险刺激,成功的喜悦,恍如昨天。我忘不了买第一辆自行车时那种痛并快乐的感觉——整整花去了我一个半月的工资。改革开放初期,物资匮乏,自行车还是国家紧俏商品,买车得找关系走后门。那时的自行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年轻人结婚有“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后来,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代步的交通工具,直到本世纪初,随着汽车社会和电瓶车时代的到来,自行车渐渐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城市里,骑车夹在繁忙的车流中,躲躲闪闪,十分尴尬。环顾四周,城市的道路好像找不到自行车的踪影。骑车横穿斑马线时,需要耐心等待,格外小心,身边呼啸而过的汽车,与斑马线前“车让人”三个大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面对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社会各界要求解决“行车难”、“停车难”的呼声越来越高,每年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有关交通治堵的提议案越来越多,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去关注骑车和行人,或许这只是一种无意的忽视,我由衷的希望这个群体不会因为弱势和沉默,而丧失了道路通行权,骑车出行,不该被现代交通所孤立。
近些年来,从各新闻媒体了解到,一些大中城市相继把公共自行车的投放数量,作为交通治堵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强力倡导绿色低碳交通,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自行车的春天又将来临。自行车的春天来了,少了汽车尾气,少了交通拥堵,多了清新和通达,也让市民们的春天更加舒心美丽!
重温骑车,同样的自行车,却有不一样的感觉。自行车经历从因稀缺而追捧、成为大众交通到淡出视线,它的兴衰,是时代的缩影,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过去骑车,多为了赶路节省时间,现在却是为了健身和低碳环保,还有一份怀旧。
行车春日,我的心仿佛成为了一只自在的风筝,飞上那高高的蓝天,与风同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