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姓疾苦放心头
他上过战场,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参加公安工作**年,始终扎根基层,为服务辖区群众多次放弃回城工作的机会;他把群众的困难疾苦装在心头,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真情帮助群众,赢得了“*支书”的美誉。
他就是先后**余次被县局表彰,荣立个人三等功*次的*省*县公安局*派出所所长*。
决不让群众多跑路
“他患有严重的胃病,我多次找他谈话调回机关工作,可他都婉言谢绝了。”*县公安局局长*说,*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农村派出所工作,现在是全局派出所所长里面年龄最大的,群众工作能力也是最强的,他所在的*派出所各项考核成绩都排在全局前列。
“在基层工作能接地气,可以倾听百姓的心声,了解百姓的疾苦,力所能及地为百姓服务。”*说。
说了就要做,要落实到行动中。*针对*乡百姓周末和节假日来办理户籍业务较多的情况,在所里带头实行双休日正常上班制度,宁可自己辛苦,也决不让群众多跑路。为了让办事的群众到派出所有家的感觉,他还特意在办证室设置了休息椅方便群众,准备了茶水供群众饮用。对行动不便、身患残疾的老年人,他带头开展上门办证服务,近两年就为群众上门办理二代身份证****余人次,补录户口****余人次,送证上门****余人次。
赢得“*支书”美誉
“他经常走村串户,只要发现谁家有困难就会尽力帮助,村里很多人都得到过他的帮助,所以大家都叫他‘*支书’。”*县格林镇太平村原村主任王正国说,“支书”在基层就是最大的“官”,不是说权力大,而是一般人当不了,只能是德高望重、群众信服、共同推选的人才能胜任。*用点滴真情温暖了百姓的心,赢得了群众的爱戴,虽然他只是派出所的民警,但大家都习惯称呼他“*支书”。
无论在哪里工作,*始终喜欢走村串户,与群众拉拉家常,聊聊生产,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年,他在工作中得知,*乡保龙村村民丁明江智力有点障碍,**多岁的父母体弱多病,家境贫寒。从此,*就经常到丁明江家中看望,和他们一家人聊天谈心,每次都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里拿出几百元钱资助他们,*年来从未间断过。
“帮助别人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快乐。”俭平乡退休干部邱宗锡说。农忙季节时,*总是利用下乡工作的闲余时间帮助百姓做农活,不管是犁田挖土,还是栽秧割谷,只要百姓需要,*都会主动帮忙,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支书”。
秉公执法的“好警察”
认识*的人都说他是
“黑面包公”,因为他处事公正,坚守原则。****年,*在格林镇派出所工作时,他的幺舅与别人发生纠纷,并将对方打伤,*调查得知是幺舅输理在先后,便劝说幺舅主动赔付对方医疗费,可幺舅却自恃长辈身份,既不赔钱也不认错。*最后把案件上报到县局依法裁决,最终处罚幺舅赔偿对方的医疗费用。事后,不管*怎么解释,他的幺舅都不理他,直到现在都不和他说一句话。
“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只要侵害了群众利益我就不能容忍。”这是***多年来的坚持。****年,他在流渡派出所工作时,得知辖区一名因抢劫被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的踪迹后,辗转*、*等地将*抓捕归案。把*押回*的第二天,他又马不停蹄地赶赴*,经过*天的连续作战,将辖区因杀人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
相关文章